科技業,無論是對於想了解最新趨勢,或是關注財經議題的人來說,都十分有吸引力。
「拆解議題」這系列終於來到一半了,十篇對我來說,也是一趟自我拆解創作方法論的過程。
有時寫完發出後,才會又意識到原來哪些少講還可以多補充,哪些有什麼鋪陳或結構化,會更能加強讀者掌握到意思。不過總是要先寫,才能知道這些知識產出會是長什麼樣子吧!
上一篇以美伊衝突為例,如何拆解並重新濃縮故事的技巧,今天會以 5G 網路、自駕車為例,聊聊如何重新包裝科技議題中的知識點。
科技類的題目,平常新聞與網路文章討論量就很多,往往容易會給人好像已經知道、大概都略懂的感覺,但進一步分析,又感覺自己好像陷入表面,講不出有助科技發展的真實關鍵。
畢竟我們常常對於使用網路、智慧型手機或各種軟體習以為常,而忘記在還沒有之前,我們是用什麼方式來解決問題的。
解釋科技的框架
這時候需要退一步,從更長遠的時間來看,新科技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根本性的影響。一個基本作法是深挖一些技術名詞帶來的意義——更快、更高效率、更安全…等等,因此就衍生出一些提問:
- 這些價值是如何透過技術提升達到的?【核心技術】
- 為什麼值得追求技術的提升,有什麼好處?【終極目標】
- 這些價值如何被大眾接受、有什麼推廣的困難?【消費者期望】
以解釋「自動駕駛車」來說,我一開始碰到的困難是,因為大部分讀者都對此領域很陌生,可以講的東西很多很雜,但讀者注意力是有限的,該選什麼適合的切入點在五分鐘內解釋完。
當時我一邊用不同關鍵字搭配,爬文章資料探索現有的立場、大家各自關注的自駕車面向,像是:
如今路上有更多的車 V.S. 自駕車如何帶來更好的城市空間利用?
自動駕駛是可以讓車自己開?與無人駕駛的差別?
自駕車技術上安全嗎?可行性高嗎?
自駕車有哪些關鍵零件與技術?
…
從基本定義容易與無人機混淆,到車禍新聞引發爭議,甚至到緩解塞車現象、促進不同族群的交通使用平等權,種種討論面向都有。最後,我選擇的是安全面向。
因為以新聞的話題觀察,以及對讀者的重要性來評估,這是「必須先了解,才足以往下認識其他細節」的門檻。如果車不安全,好像也容易對未來的發展前景失去興趣。但這不是說其他面向就一定要割捨,而是可以作為比較短篇幅的概念補充,只要整篇圍繞在回答核心問題——「自駕車是否安全」即可。
用比喻與場景轉化專有名詞
收斂切入點之後,接著就是鋪陳回答問題的方式。通常會從已知的資訊再補充或推導出新知識。
不過進到技術類知識,直接拋出文字定義,就會給人似懂非懂,看完就忘記的感覺。比如我直接複製一段維基百科上對光學雷達的解釋:
一種光學遙感技術,它通過向目標照射一束光,通常是一束脈衝雷射來測量目標的距離等參數。
看起來是一種測量的技術?但為什麼要照射光呢?不知道。
要不要知道技術的原理,其實意義不大,而是要知道怎麼用、為何這樣用。因此我可以改寫成「自駕車的雷達、攝影鏡頭可以感測周遭路況,讓車子知道要轉彎或加速」。
在有限的時間內,也能從現有新聞專題找鋪陳敘事的靈感。比如《華盛頓郵報》的專題直接模擬自駕車開在路上的樣子,讓你認識雷達感應的技術以及安全性的考驗:
另一個例子是 5G 的高速、低延遲,要怎麼讓人感受到呢?畢竟現在大家還是習慣用 4G,也覺得足夠滿足大部分需求了(也確實如此)。但 4G 出現以前,我們卻沒有想像過 Youtube、Facebook 等媒體的出現,如今大量佔據我們的生活。
所以我用了「跨年晚會」的情境比喻作為對照,當大家同時都在一個場合需要傳照片和影片時,網路就變得很壅擠,而未來「物聯網」的時代,家裡各種東西都連上網即時連線時,也可能有類似的問題。因此我們才需要提前部署 5G。
以上就是可以幫助加深讀者記憶點的內容包裝技巧,下一篇要開始討論圖文設計,如何相互搭配讓訊息更好吸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