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之前在這篇文章講過我是超容易分心的人,所以弔詭的是,雖然我是講座活動的主辦人,但我私底下其實不太常去聽講座,頂多每1~2個月一次吧,因為我有很多次聽講座分神的經驗,那給我感覺就像聽到不感興趣又無聊的課一樣,很浪費時間。
若不是我本來就很感興趣的主題,通常我去參加講座的目的性都很強,可能是為了認識講者(搜集未來可邀約的清單哈哈),或是想為正在寫作的題目找到新的切入點。
除此之外由於自己是主辦方,參加別人辦的活動,還會特別留心活動流程怎麼安排的、場地配置是否恰當,講者是否切題或講到超時、資訊密度如何,以及問答環節、如何收集觀眾回饋等等。
很多人或許會推測和百人大場活動相比,50人以下討論會的籌辦應該比較簡單,我倒覺得未必,要看定位與包裝(請參見此系列上一篇文章)。貌似實驗室之所以向來都設定在35–50人的小規模講座,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是最好控制討論品質的規模——觀眾提問的意願較高、也能與講者有較近距離的交流。而為了促進更多人參與討論,小細節的設計就很重要。
大場活動當然也會有問答環節,但據我之前經驗來看,經常侷限於極少數且重複性高的觀眾提問,百人大場給人印象更多是「我聽你講」的模式,觀眾與講者的話語權力關係是不太對等的,尤其坐在後方的觀眾眼中的講者很小,若表達聲音不夠清楚、不夠大聲、語速忽快忽慢,就更容易讓人失去注意力。
從規模大小的比較來看講者貢獻的內容,大場次的活動由於觀眾角色顯得相對被動,且來自不同背景、對該講題認識程度不一,為了顧及「普遍人」能有效吸收內容,講者的語速須適時放慢,題綱內容也應考量到「大多數人」都想聽、最易掌握到的觀念,即深度或難度要降低門檻。這也是為什麼一些人會覺得,知名講者來台或大型展場的講座,傳遞的內容往往不是比預期的淺,就是多半從書裡或其他公開文章裡已經知道的內容——好像特地來聽只是為了朝聖,要說有收穫嗎?好像也還好。
但小規模講座的優勢,就在於可依據受眾背景做較大幅度的調整,不只讓觀眾好吸收,也強化內容本身的深度、實際打到痛點,我系列第三篇會細談這個問題。
以下提供我過去兩年透過貌似實驗室舉辦的活動,對於籌辦眉角反覆思考、修正而歸納出的幾點——這些思考不僅是有助於修正盲點,也是為了符合原先定位與目標,讓內容從A優化到A+!
1. 挑符合主題調性的場地
在台北辦活動其實很方便,場地選擇非常多元,也因此讓很多小團隊困擾不知道要選哪個好,到 Pickone 依據需求條件搜尋就可以囉!小團隊預算不多,我們認為 3小時 5000元內是較能接受的價格,當然如果要辦系列活動,也可考慮和特定場地長期專案合作,把場租價格再壓低。
貌似實驗室合作最多次的場地是旬印咖啡,真心推薦!我們心目中的好場地交通位置好(捷運站附近),最好能給人舒適、溫馨的感受(也視活動主題調性而定,比如首圖「行銷靠北男」活動,我們找華山二樓拱廳的場地,較呼應單口喜劇演員表演的舞台),且動線或設備調整的彈性高。
場勘的時候除了確認設備需求,至少還可以確認這幾點:
💡講者與主持人同時在舞台的座位擺放是否合適?
💡報到台、茶飲桌、(展示或需連動的售書取書台)要用的桌子和擺放位置
💡靜態與動態攝影(測光線和腳架位置)
💡參與者座椅間距是否舒適、方便走去廁所(且不影響錄影)?
💡講者休息區、工作人員準備區(和觀眾活動區域區隔開來、方便進出的動線)
2. 成功賣掉最想賣的票種就不會虧
先講結論,小團隊是很缺錢沒錯,但提高門票也是為了提高給講者的費用啊!!(只依據每小時1600來給,我覺得就是看起來安全過關,但這麼多年來都沒有漲價,其實很對不起講者為趨勢或特定需求更新內容的用心準備。)
要怎麼訂出好賣又不會虧本的票價呢?最直覺的作法是根據算出籌辦成本,往上一點加利潤作為票價,估好成本後,貌似實驗室採取的策略很簡單,就是預先設定「最想賣掉的票種」,從過往十幾場活動經驗來看,光是探討新媒體產業,我們就策展了三個系列主題——知性節目第一季、第二季和內容操偶師,為了優先賣掉包全部場次的「活動套票」,除了拉開與一般票的價差,我們也特別強調內容環環扣扣的關係或領域的多樣性。由此,買套票的選擇,便不只是為了優惠、多上幾堂課,也是期望能得到「意料之外的收穫」吧!
在系列第一場活動就賣出大部分的套票,對於現金流不足的小團隊很有幫助,除此之外,也可考慮用「早鳥票」拉價差刺激銷售。另外小提醒,早期我們想節省金流成本所以沒使用活動通付費系統,但也造成線上報名的無法反映出實際報到人數(相當令人膽戰心跳),近期因為活動收入較以前穩定了,才開始利用活動通系統售票,成本是每張票5%+10元(但要結算後約兩週才能拿到報表和匯款喔!),也給大家參考。
3. 事先分析內容策劃與參與者期望之間的落差
這部分我認為最困難,但如果我們想策劃出如標題所說的有趣、有料、有新思考的特色,這是一定不能迴避的問題。下標與活動文案須設計出有意思的問題意識,且精確瞄準想宣傳到的受眾——這是基本功,但現實而言總是有許多非預期因素,像是講者不太明白你對選題的期望,或他根本不是最適合講這題目的人選 ; 參與者受制於自身經驗難以想像到該題目的重要性,或對原則性的技術說明的期望,多過於系統性的洞察。避免觀眾來錯場,或抱有錯誤期待參加,就是主辦方的責任。
所以我在擬對談題綱、和講者確認內容時,也會明確意識到這點去做調整,詳細下一篇會談。
4. 比增加意見回饋回收率重要的事
活動結束後,回收觀眾的滿意度與意見回饋,是判斷活動續航力的重要指標之一。但大家都很懶的拿筆寫想法,聽完就想和看完電影一樣直接走出去,該怎麼增加回收率呢?我們就設計了「免拿筆」問卷,如附圖,只要沿虛線撕下選項即可,且大小是半張A4,也可以節省紙張 😆😆😆(要留建議的話就在右上方空白處寫下)
不過每個主辦方都應該認知到「負評是不容易聽見的」,喜歡你活動的人會主動來告訴你,或想認識你,不喜歡或覺得活動待改進的人未必會花時間留下意見,那麼主辦方親自去詢問、挖掘負評就很重要。
我通常會把握散場的零碎時間,主動向還停留在場地閒聊的觀眾詢問意見,請他們不用客氣,談談這場還有哪裡不滿意、認為可以更好的地方,哪些符合期待或有收穫的內容,也可以將這次做的改動徵詢他們的看法,確認改動是否有解決到原先問題。這些談話對我來說比問卷回饋更為寶貴,都是活生生且有明確細節指引的參與者經驗。
祝福大家活動愈辦愈上手!
系列第三篇會聊:該怎麼有效吸收講座內容、如何與講者溝通協調?
👇 還沒讀過第一篇與第三篇?在這! 👇
貌似實驗室是屬於內容職人的創意平台。以知識轉譯、內容洞察與社群行銷為核心,為新媒體的多樣嘗試找出觀點。內容策展合作聯繫:annabella520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