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dcast 在台灣:市場趨勢與優劣勢分析

把 Youtube 當電視在看的觀眾,會喜歡 Podcast 嗎?

炸雞避難所
7 min readSep 14, 2019
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

今年初從 Spotify 大動作收購兩家 Podcast 內容公司以來,Podcast 似乎在台灣又悄悄流行起來。自 2017 年伴隨訂閱集資、知識付費風潮,受到的關注逐漸提升,很多人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節目選擇,也開始願意嘗試以文字、影片以外的「聲音」,培養新的資訊吸收習慣。

兩年前曾經以為 Podcast 將在台灣遍地開花,還為此辦了對談講座探討聲音與內容的結合性(見下文),不過去年觀察討論有衰退趨勢——也到了檢討訂閱集資一週年階段的成效,今年看起來又有重生的傾向,甚至我們已經看到一個主打台灣創作者(和給未來的廣告投放者)的 Podcast 平台

我從接觸各式各樣的 Podcast 以來,至少也有兩年多了,這篇將跟好奇 Podcast 趨勢和發展可能性的人,概覽趨勢特點和分享一些觀察,雖然不會特別推薦我喜歡的節目(那會是另一篇了),但舉例若引用一定會選我有收聽過的節目。

註:以下一律用 Podcast 指台灣的聲音節目,「播客主」指節目創作者。

一、Podcast 和中國的「音頻」差在哪?

首先,不少人習慣把 Podcast 和「音頻」混著講,好像台灣還沒有屬於自己的講法,所以暫時借用美國或中國的說法,不過講台灣現階段的節目,可能用 Podcast 會比音頻更貼切一點,Podcast 代表「iPod」+「broadcast」,泛指透過行動裝置平台(如 iTunes)收聽的網路廣播節目,強調新型態個人化的音訊內容。

乍看定義雖然差不多,但從發展脈絡來看,Podcast 和音頻發展背後反映的城市人知識焦慮、連結直播場景並不太一樣。在中國的音頻平台產業不僅產業生態系成熟,也早劃分出服務不同興趣族群的垂直領域,從早期有的有聲書、服務情感需求的節目,到基於 IP 或頭部創作者打造的內容付費產品、探索結合直播打賞的盈利模式等。

要追究為何音頻平台在中國更容易推廣會講太細節,不過我之前倒有一個假設——因為在中國用微信語音溝通算很普遍了,這和收聽音頻的行為幾乎是沒有違和的,而在台灣,如果 Youtuber 沒給內容上字幕,都會被視為不夠專業、會降低點閱的表現呢。

二、Podcast 對聽眾與創作者的意義

那台灣的 Podcast 特點是什麼呢?我認為目前來看,大部分還是既有媒體或自媒體品牌,嘗試以 Podcast 作為另一種轉譯或推廣內容的管道,鮮少有從 Podcast 原生起家的創作者。

做了一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現階段 Podcast 的優勢劣勢,事實上,Podcast 平台缺乏成效數據,以及難以有效形成商業模式,在歐美國家也是多次被探討的問題,大品牌節目可以靠贊助商置入,較小的播客主可能就要依靠文字簡介說明附上的打賞連結,求大家喜歡的話請喝一杯咖啡。

不過從社群特性來說,我認為「只有 Podcast 才能發揮的魅力」在台灣還不夠受重視。對於聽眾來說,透過 Podcast 傳遞的談話聲是唯一的連結,就算他同時在做別的事,但在情感與思考上彷彿有另一人相伴——即便從未見過這個人,也透過聲音特質和講話的語氣和節奏,去想像說話者的性格和經歷背景,這種從聲音加入自行想像的填補,彷彿讓對話立體起來,相較文字陳述也更有親和力。

這也是為什麼 Podcast 很適合做親子床邊故事、深夜心靈對話,或產業八卦閒聊的情境,就像下班後想找朋友在酒吧聊聊工作近況的感覺,現在在 Podcast 就可以體驗和不同領域的知名人物聊天了。(社交類的直播或許也存在這種一對一的親密感,卻更強調即時性的「表演」與互動回饋,讓人不免覺得直播主似乎可以為了打賞表演更花俏,而不那麼真實了)

三、有哪些節目類型?

為什麼一些人會伸手問有沒有節目推薦,因為現階段就是要靠大家自己的興趣找節目,好像也沒有跨平台整合的播放量排行榜,能夠看台灣的 Podcast 節目受歡迎程度?

如果你從未接觸過 Podcast,我建議可以先從你喜歡的新媒體開始聽看看,順便了解它在 Podcast 節目規劃與官網內容的關聯或定位比較。

目前 Podcast 節目內容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:

  1. 訪談:通常是一對一訪談,搭配時事或文章話題深入訪問該領域人士。如「科技島讀」、「區塊勢」。因為可避免獨自講內容很乾,可說是初入 Podcast 最好上手的方式。
  2. 漫談、科普風格:通常是兩人一起對話某個議題,輕鬆閒聊口吻帶出值得深入討論的話題,有時未必緊扣在綱要上,也能令人好奇對話的走向,有時會邀請業界人物一起漫談。如 UX Coffee 設計咖、星箭廣播。(PS. 其實我最早是因為聽輔大做的「聽說社會學」認識 Podcast 的,非常推薦給對人文知識有興趣的人,現在好像找不到了)
  3. 線上內容朗讀 / 編輯精選:一些新聞媒體會運用 Podcast 做一週新聞導讀,如目錄般概覽、幫助讀者快速吸收。在台灣,鏡文化會邀請作家來朗讀自己寫的書評或文章,雖然內容大致和線上相同,但也像是試閱的體驗版,因為我未必都會一直追蹤線上內容。
  4. 一人主持:可以是單口相聲或獨自點評議題等,考驗的主持功力與進入門檻最高。比如 Axios Pro Rata 每集才短短十分鐘,是一人主持穿插中間訪談,我很愛在早上聽主持人聲音,振奮人心、轉場話題的節奏很強(連廣告詞都好好聽喔,可見學配音有多重要)。

四、該用什麼指標衡量成效?

如果已經持續聽過三個以上的節目,應該不難發現主持人的音質、講話節奏,會是影響你是否喜歡持續聽的關鍵,除此之外,錄製也需要注意是否維持音量穩定、避免中間干擾人的「嗯嗯嗯」、適時插入但不影響主要內容的背景音樂等等。

我沒看過 Podcast 創作者後台,但我認為長期運營至少會需要考察這三個指標:

  1. 活躍聽眾數(如何確保聽眾持續回來收聽)

2. 跳出率(比如聽未滿 3 分鐘就離開的比例)

另一個「只有 Podcast 才能發揮的優勢」,我在上面表格沒有講到,那就是置入廣告不好跳過!通常大家是走路或邊做別的事在聽,而廣告就很巧妙的透過中場主持帶過,直接進到你的耳朵,聽了好幾集就很難不記得名字吧。有人質疑置入的轉換成效,我目前觀察看來,是要考量和節目調性、目標受眾的吻合度,進行品牌形象或主打產品的溝通。這部分也值得繼續觀察。

小結:為什麼現階段值得多聽聽台灣的 Podcast

還記得大家隨心所欲寫自己部落格分享想法的時代嗎?已經回不去了,現在經營自媒體都要被關心流量、盈利模式,太任性的寫法還可能被解讀成不把讀者放眼裡哈哈哈,但還好我們有 Podcast,現在正是百花齊放,各家盡情測試內容形式的時代(以及各領域大咖應該也很樂意參與受訪的階段)。

想想看,聽一次 Podcast 相當於省了去聽一次講座對談,還多認識了該講者的另一面故事,是更有趣的體驗呢!

最近我聽 Podcast 的時間似乎已經超過聽 Spotify 音樂了。

--

--